找到相关内容45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石华寺残卷

    重庆变成陪都。当时重庆集聚了各界名流和军政官员。尽管战事纷繁,仍有许多人偷闲来缙云山游玩、避暑,也躲日军飞机轰炸。当时的国府主席林森、国民党文胆陈布雷、以及文学界名人梁漱溟,梁实秋,老舍,林语堂、赵清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335796367.html
  • 弘扬学术传统 担当时代使命——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成立

    最有影响的宗教学家,如蔡元培、熊十力、胡适、梁漱溟、汤用彤、顾颉刚、冯友兰、朱谦之、马坚、牟宗三、费孝通、金克木、季羡林、任继愈等,都在北大工作或学习过。1982年,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...

    杨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17485396889.html
  • 佛学研究的历程、阵容、机构

    佛学人才,其 中许多成为教界、学界佛学大家,如梁启超、梁漱溟、熊十力、汤用彤、黄忏华、王恩洋、 巨赞、虞愚、田光烈等,皆曾游学于支那内院,该院所办《内学年刊》、《内院杂刊》,堪 称20...风气,在各大学、研究院治文史哲的一流学者,如梁漱溟、熊十力、汤用彤、 陈垣等,皆以佛学研究著名,谢无量、蒋维乔、陈寅恪、蒙文通、冯友兰、范寿康、李石岑 、缪凤林、景昌极、朱谦之、张东荪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946964.html
  • 重庆北碚抗战墨宝解密

    冰心、田汉、艾青等经常来往于渝碚之间,陈望道、周谷城等在夏坝复旦执教,以后吴宓也来到北碚相辉学院。一大批影响过中国现代文化的名著如《中国文化要义》(梁漱溟)、《四世同堂》(老舍)、《雅舍小品》(梁实秋...僧侣师生了解世界。其时,重庆城里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于右任、冯玉祥、郭沫若、马寅初、老舍等,都曾上山讲学,梁漱溟、顾毓(王秀)、田汉、梅贻琦以及孔祥熙、张治中、张群、易君左等也曾上山游历,还有不少外国来宾、...

    王泉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266210.html
  • 近代儒佛关系史述略

    评论。对于梁漱溟,他认为,梁所著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的出发点是“根据于佛学”,而梁“所研究之佛学,大概三论确有深造,唯识知而不周”(注:太虚:《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括》,《太虚集》,第298页。),认为...是非而已。故依佛张儒而反斥佛者,实在不免偏见之过。”(注:太虚:《中国佛学》。)  三、新儒学与以佛释儒  新儒学与佛学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。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开山祖的梁漱溟,是“一个走出佛门的儒家圣人”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140766.html
  • 近代知识精英与佛教述论

    精英中包括信仰者与研究者两部分人,二者之间拉开并保持一定的间距。不妨举一事例来说明:上世纪四十年代,某团体议请梁漱溟先生讲佛学,一位修习禅宗的居士表示反对说:“梁漱溟懂什么佛学!”从信仰立场看此公之言...的人们展开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,并提供精神型的价值归宿。所以笔者认为,佛教艺术家是“面对一片荒野却看到了极乐世界的人”。  四   在近代知识精英中,一类纯学者型的佛学研究者,如梁漱溟、熊十力、欧阳渐等...

    刘春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368143.html
  • 太虚的人生佛教论(2)

    因此,代表传统势力的康有为、梁启超、梁漱溟等人,出而为儒家请命,于是有所谓“东西文化论战”和“科学与人生观论战”(又名:“科学与玄学论战”)的产生。而在佛教界中,论战的锋火固然甚少波及,然而却有一些...,页五十五。  9.梁漱溟,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(第三章)·人生的路向》中曾说:“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这三个路径样法:(一)向前面要求;(二)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,调和,持中;(三)转身向后去要求;这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548065.html
  • 儒佛导言(1)

    兴盛阶段。20世纪初期,思想界、学术界研究风气大开,象章太炎、康有为、谭嗣同、梁启超、王国维、欧阳渐、太虚大师(吕沛林)、杨度、梁漱溟、吕徵、陈寅恪、马一浮等一大批僧俗一流学者或学术大师都精通儒学佛学...两晋时期为中心》(巴蜀书社2000年8月版)等10部。另外出版了梁漱溟《人心与人生》(学林出版社1984年9月版)、梁漱溟《东方学术概观》(巴蜀书社1986年11月版)、梁漱溟《中国文化要义》(学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462651.html
  • “真常唯心论”与中国化佛教——论印顺法师对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与评判

    《印度之佛教·自序》中说到两件事情对其的激发: 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冬天,当时印顺法师在四川缙云山,梁漱溟入山访问,自述其学佛中止之机曰:“此时、此地、此人”。印顺法师这段记述颇为简要,梁漱溟这六个字最确切的所指已经很难准确知晓,但参照梁漱溟本人的弃佛归儒的具体情形可知,“此时”、“此地”大概是指客观的社会情势,梁漱溟认为:  “孔子的态度是最平正实在的。这种态度在当时动乱的中国是需要的,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867979.html
  •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

    观念更为相悖。近代中国杰出哲人如熊十力、梁漱溟、马一浮、唐君毅、牟宗三等,虽然深通佛学,而终出佛入儒,援佛入儒而成新儒家,梁漱溟先生极心仪佛法,却“反对佛教的倡导”(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),是一件值得佛教界人士深思的事。这些哲人学者,无非是有见于中国佛教的出世习性及佛教徒之脱卸社会责任,从振邦兴国及社会教化的角度着眼,选定积极入世的儒学为教化之本,把佛教定位为一种辅助性的次要文化。梁漱溟先生认为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238923.html